溫/暖/幫/扶
1月13日,大慶市第五醫院黨委書記王鳳龍、副院長朱寶山、黨委副書記侯廣志一行到林甸縣紅旗鎮先鋒村開展“下鄉送溫暖 結對心連心”幫扶慰問活動。
見/面/座/談
座談會上,醫院領導聽取了先鋒村黨支部書記齊偉靜對先鋒村過去一年的工作概括,包括村民們的生活保障、經濟來源、健康狀況等各個方面,并對先鋒村新一年的工作充滿實干熱情。
走/訪/慰/問
他是楊大爺,患有肺癌和心衰,炕頭旁的桌子上擺滿了“小藥罐兒”,各式各樣的止疼藥和消炎藥成了楊大爺的“家常便飯”。齊書記說:“這止疼藥對于他們來說,有的時候就是‘救命藥’,老人覺得自己不疼了,可能就算是緩過來了。”
王書記一手拿起藥瓶,仔細查看了藥物成分,另一只手輕放王老人手腕脈搏處,過了幾分鐘,直接判斷出楊大爺的心臟有早搏現象。
仔細詢問大娘后,結合楊大爺以前的病情,王書記給予了老人家一些用藥方面的注意事項,還將自己的手機號留給了他們,特意細細叮囑:“在用藥、看病等方面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給我打電話,千萬不能隨意用藥,光靠著止疼藥是不能有效治病的,咱們得對癥治療!”分別的時候,大娘朝大家揮著手,嘴里一直說著謝謝,直到車子開遠了,她才轉身回家。
潘大爺是朱院長一對一幫扶的家庭成員,患有腦梗死、小腦萎縮的他不能與大家正常溝通,只能安靜地坐在大娘身邊,看著大家交談。身旁坐著是他的老伴兒,正在和朱院長親切地嘮著家常,生活的重擔沒有將老兩口打到,反倒是大娘樸實無華的笑容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領導,盡管日子沒有想象中過得那么富足,可她依舊堅強,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朱院長將自己的手機號寫在了墻上的一張紙上,一遍遍的叮囑大娘:“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大娘千萬別客氣,直接給我打電話就可以,我會盡全力幫助您的。”朱院長還從家里帶來了了一個電鍋,并將它作為新年禮物送給了大娘,大娘雙手接過,還笑呵呵地說:“你們這么大老遠的過來,還給我拿這些吃的、用的,我真的是太感謝你們了,謝謝領導,謝謝咱們五醫院!”
“丫頭,還能聽出來我是誰嗎?咱們可有段時間沒‘見面’了。”此刻望著長年臥床的年輕姑娘,侯書記正親切地與她打招呼,“是侯大大來看我了,您一進屋,我好像就聽出來了!”小慧敏激動地說著。
因生病長年臥床的她,眼部神經受到壓迫導致失明,只能靠著聲音分辨他人,駐村“第一書記”呂光默默收拾著地上的康復坐墊,一邊將慰問品擺放整齊,一邊介紹著女孩的家庭狀況,疾病沒有將她打敗,反倒是憑借著自身的豁達,讓她學會了用耳朵去認識這個世界。道別時,她熱情地和大家說著謝謝和再見,語氣中還透露著些許期待,期待著與我們下一次相見。
在這間小小的平房里,住著這樣的老兩口,患有糖尿病的宮大娘雙眼失明,脊髓結核讓她常年臥床,老伴患有腦梗。當領導們拿著慰問品走進屋里的那一刻,兩位老人再也抑制不住激動的淚水,嘴里一遍遍說著感謝,樸實的他們沒有過多華麗的詞藻,簡單的“謝謝”二字,已經是他們最真摯的表達了。
通過交談我們了解到,宮大娘的兒子因故去世,家中只有4口人,孫子在哈爾濱上學,孫女外出打工,如今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村里相關政策的扶持下,生活總算是比以前好了一些,在離開老人家前,侯書記慢聲溫和地叮囑老人:“齊書記已經將我的手機號寫在桌上本子的第一頁了,以后遇到什么困難,都可以和我聯系,放心吧,既然咱們是‘一對一’精準幫扶,你們老兩口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不要怕麻煩,隨時聯系我就行。”話音剛落,侯書記就從衣兜里拿出500元現金送王老人手里,希望盡自己一份心意,讓老人家能夠準備一些年貨,好好地過一個春節。
在走訪入戶的過程中,醫院領導與幫扶對象進行親切交談,從溫暖關心的話語中,了解他們的家庭成員、生活狀態、身體情況、享受政策,坐在熱乎乎的炕頭上,老人們都激動地牽起領導的手,有的大爺大媽更是眼含熱淚地說著:“感謝國家、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感謝五醫院的領導們能在這么冷的天,頂著寒風來看我們,你們真是把這幫老百姓放在心窩里了啊!”
圓/滿/結/束
一幕幕溫暖的畫面,一句句親切的表達,一聲聲真摯的祝福,一份份沉甸甸的感謝。鄉村振興永遠在路上,相信在國家的精準扶持下,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先鋒村定會以嶄新的精神風貌去迎接美好的2023年。
20箱蘋果,送去的是一年四季的平安喜樂;20箱砂糖橘,帶去的是真心實意的甜蜜祝福;40袋大米,承載的是新一年的五谷豐登。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院領導班子自掏腰包準備了14桶豆油,與此次活動中的慰問品一同送至“一對一”精準幫扶的7戶人家手中,這批慰問品也給村里其他貧困戶帶去一份心意與祝福。滴滴關愛匯聚成千言萬語,化作一束暖陽,讓這個冬季不再寒風凜冽,而是乘著春風的腳步,悄然而至,在未來的日子里,大慶市第五醫院將與先鋒村一同攜手,描繪“鄉村振興”這幅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