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的醫護人員和往常一樣,正在準備開晨會,交班。這時醫生辦公室的門被輕輕的推開,是44床的住院患者趙云庫,手里拿著兩面錦旗,微笑著說感謝普外科的醫護人員這一個多月對我的照顧,是你們給了我戰勝疾病的信心,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在普外科我體會到了什么是大愛無疆,什么是醫者仁心。為了表達我的感激之情,我特地做了兩面錦旗。這位老人分別給普外科的醫療和護理團隊各送了一面錦旗,“醫德高尚暖人心,仁心仁術續芳華”“關愛病人勝似親人,身著白衣心有錦緞”,老人深情的話語,是對普外科全體醫護人員工作的肯定。
他是一位惡性腫瘤患者,入院時右上消瘦、乏力兩月余,面色晦暗,沉默寡言。詢問病史與病人交談時發現病人情緒低落,對疾病的擔心,對環境的陌生,讓老人顯得很焦慮。
當責任護士發現患者的情緒波動后,對病人及時進行了心里疏導,并及時向護士長反映了情況。護士長也特別的關注這位患者,囑咐每一位護士都要關注這位病人,理所當然他就成為了我們每天交接的對象,當患者提出問題時,無論是生活上的還是治療上的,我們都會第一時間給予解決,患者剛入院時,診斷不明確,經過一系列相關檢查確定診斷,確診后主治醫生與患者溝通,耐心的為患者制訂疾病的治療方案,告知患者可以選擇在我們醫院做治療,也可以選擇去上一級醫院治療。而患者斬釘截鐵的說,我哪也不去,就在這治療,我相信五醫院普外科這個醫護團隊,你們對患者有耐心、有愛心,醫德高尚,這樣的團隊醫術一定也不會差的。
在患者決定做手術后,王樹德主任安排主治醫生宋耀先給患者做腸道準備,同時聯系哈市的專家在很短的時間內來我院為患者做手術。因患者術前、術后要靜點靜脈營養液后續還要進行化療治療,為減輕刺激性藥物對患者的血管造成傷害,經與患者溝通后,患者同意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普外科孫育輝護士長為患者留置了PICC導管,方便患者術前、術后用藥以及今后的化療?;颊哂?月3日行乙狀結腸癌根治術,手術成功,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已經順利的完成了第一次化療,即將出院。
普外科的醫護團隊是一支素質過硬的優秀團隊。面對各種挑戰,都無所畏懼,無論是之前的三級醫院晉升,還是如今的新冠疫情,在醫院的最前方都能看到她們的身影。在積極響應院里各項號召的同時,不忘發展科室的自身建設。
醫療隊伍近幾年在王樹德主任、朱景凱主任、吳巖副主任的帶領下積極開展各項4級手術,吳巖副主任開展腹腔鏡手術技術,可以在腔鏡下行膽囊切除術、腔鏡下闌尾切除術、腔鏡下腹股溝疝修補術、腔鏡下直、結腸手術。腔鏡手術的特點是創口小,出血少住院時間短等優點,為患者減輕痛苦,大大縮短了住院時間,得到患者的認可。
護理隊伍也不甘落后,孫育輝護士長率先帶頭,學習新的技術。為減輕刺激性藥物給患者的靜脈帶來的課逆轉的損傷,自費去哈爾濱學習了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技術,也是我院有證置管第一人。
通過積極開展PICC置管這項新技術,為廣大患者,尤其是腫瘤化療患者帶來了福音,減輕了痛苦,為順利用藥創造了條件?,F在普外科的每名護士都掌握了PICC維護技術,也是全院此項技術掌握最好的科室。我們今后會一如既往的為龍鳳地區患者服務,守護一方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