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 |
操作標準 |
評分標準 |
分值 |
準 備 10分 |
1、禮儀介紹衣帽整齊(2分)、規(guī)范洗手用手消(2分)、戴口罩(2分) 2、用物:車上:盤內(nèi):0.9%氯化鈉(注明開瓶時間)、紗布缸、石蠟油缸、卵圓鉗、無菌手套、無菌包(裝治療 碗、止血鉗、壓舌板、彎盤各1個)、吸痰管三根(其中1根備用) 盤外:無菌包備用(開口器,舌鉗)、連接管(1根用布袋) 車下:插線板、手電、核對本、剪子、彎盤、浸泡桶(500ppm優(yōu)氯凈)、 垃圾桶兩個(感染性垃圾和生活垃圾桶不帶蓋)、吸痰器瓶內(nèi)放1/3水 |
用物準備不全,每差一項扣一分。 |
10分 |
操 作 流 程 質(zhì) 量 85分 |
1、衣帽整齊(2分)、規(guī)范洗手(2分)、戴口罩(2分) 2、核對病人姓名(2分)、解釋目的(3分) 3、接電源(1分),連接吸引器(1分),檢查性能是否良好(2分)、調(diào)節(jié)吸引負壓(負壓為40.0~53.3Kpa,小兒吸痰壓力<40K pa>(2分) 4、準備病人(1分),拿手電觀察病人口腔情況及粘膜有無破損(2分)。昏迷者可使用壓舌板(1分),放手電于床頭桌上(1分),幫助病人取舒適臥位(1分)、頭偏向一側(cè)(1分) 5、檢查:無菌包(1分)、手套(1分)、吸痰管(1分)、0.9%氯化鈉(1分) 6、拿剪子剪吸痰管(1分)、手套(1分) 7、打無菌包(2分),把彎盤放在盤外(1分),倒0.9%氯化鈉(1分),治療碗放吸痰器上(1分),拿石蠟油棉球(1分) 8、戴手套(3分),接吸痰管(1分),試吸生理鹽水(1分),吸病人口咽分泌物(2分) 9、換管(1分),試吸0.9%氯化鈉(1分)、涂石蠟油(1分),插管之前說:左手控制吸痰管末端(2分),確保插入過程無負壓(2分),插入病人氣管深部(2分),插時說:動作應(yīng)靈敏、迅速、輕柔(1分),不可插入過深(1分)、以防病人劇烈咳嗽(1分),踩踏板邊吸邊說:應(yīng)左右旋轉(zhuǎn)(1分),上下提拉(1分)邊吸邊退(1分),每次吸痰不可超過15s(1分),如痰未洗凈應(yīng)2-3分鐘后再吸(1分)。 10、吸0.9%氯化鈉沖洗管道內(nèi)剩余痰液(1分)。 11、將吸痰管與吸引器分離(1分),將手套反折包住吸痰管后脫下(2分) 12、為病人擦口角(2分),整理蓋被(1分),為病人取舒適臥位(1分) 13、整理用物(2分),把治療碗放車下(1分),把車上碗盤放車下(1分) 14、拔電源(1分),拔吸痰管(2分),分離接頭放入500ppm消毒溶液中浸泡(1分) 15、貯液瓶應(yīng)及時清理(2分),用一次清洗消毒一次,以備在用(2分)。 16、洗手(2分)、摘口罩(2分)、做好記錄(2分) |
核對病人方式正確,不正確不得分
檢查內(nèi)容全面準確
無菌包打開正確,符合無菌原則 戴手套時無污染 操作方法正確,不正確不得分
|
19分
47分
20分 |
全程 質(zhì)量 5分 |
1、動作規(guī)范、敏捷、態(tài)度和藹可親。(1分) 2、符合操作程序(2分) 3、人文關(guān)懷,病人舒適。(1分) |
|
5分 |
時間5分鐘,從“核對病人”開始計時至為“病人取舒適臥位”,超過時間10秒扣1分,質(zhì)量分相同以時間先后為序。
(一)目的:
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證有效的通氣。
(二)評估患者:
1、了解病情、意識、生命體征及吸氧流量;
2、了解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了解病人口腔、鼻腔狀況、合作程度、心理反應(yīng)、有無義齒,
3、對清醒患者進行解釋,與病人溝通語言恰當、態(tài)度和藹
(三)注意事項
1、按照無菌操作原則,插管動作輕柔,敏捷。
2、吸痰前后應(yīng)當給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時間不宜超過15秒,如痰液較多,需要再次吸引,應(yīng)間隔 3-5 分鐘,患者耐受后再進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每次吸痰總時間最好不超過3分鐘。
4、吸痰如遇阻力,患者痰稠, 不可強行插入,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霧化吸入,使痰液稀釋后吸出
5、注意觀察病人吸痰前后呼吸情況變化,如發(fā)生缺氧的癥狀如紫紺、心率下降等癥狀時,應(yīng)當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6、觀察患者痰液性狀、顏色、量及口腔粘膜等情況。
7、吸口腔、鼻腔后的吸痰管切忌進入人工氣道。
8、無菌盤中物品每日消毒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