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護理詮釋生命
用奉獻譜寫人生
—門診二部護士長孟祥玉
孟祥玉,大慶市第五醫院門診二部護士長,共產黨員,從事護理工作24年。在這二十多年的護理工作中,凝聚著她無私的奉獻和對護理職業的大愛。她經常把“既然選擇了護士崗位,就要忠誠于護理事業”的工作理念滲透給她的護理團隊,始終堅守著“簡單而扎實”的人生座右銘,使她在平凡的護理事業中創造出一個個不平凡事跡,多次獲得市級優秀護士、先進護士先進工作者及崗位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2020年1月,當她在新聞里看到武漢有不明病毒傳染致人死亡的肺炎疫情,作為一個參加過2003年非典防控工作的醫務人員,職業專業性讓她時刻關注著疫情的發展,她知道疫情就是白衣天使的戰場,面對兇險的病毒,白衣天使要像戰士一樣,沖鋒在前!
“新婚、外地、突發、緊急”,短短幾個字,展現了新肺疫情發生時,孟祥玉的生活狀態。12月份剛剛新婚的她,本應與愛人一起過婚后的第一個春節,大年三十剛到外地的婆家就接到科室電話:疫情嚴重,防控工作告急!接到電話的她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面是公婆丈夫熱情期待的眼神,一面是疫情當前醫護工作者的義不容辭,二者只能選其一。她毫不猶豫地答復科室主任,“我初一趕回去!”一句普通的初一趕回去,有著對婆家的愧疚,也有著一個十年黨齡護士長的責任與擔當!
“速回、接手、堅守、堅持”,又是短短幾個字,展現了孟祥玉疫情上班期間的工作狀態。正月初二的早上,孟祥玉出現在了預檢分診室。在護理部主任和科室主任的指導安排下細化防疫工作的細節。由于處于春節期間,很多同事都在結束休假往回趕的路上,有些回來的同事還要按要求隔離14天,疾病防控人員嚴重不足,她主動承擔起了預檢導診工作,以身作則,迅速凝聚起預檢分診團隊士氣。作為接觸患者的第一道防線,她強迫自己每項工作都要細之又細,把工作做實做好,在保證患者就診安全的同時,還要做好預檢分診人員的防護工作。疫情以來,她一直堅守在門診預檢分診工作崗位上,科室人都說她簡直就是一個“女漢子”,工作起來像個“拼命三郎”。
隨著疫情的進展,進入2月份后,包括大慶的確診病例逐漸升高,防疫工作要求越來越嚴格,出現了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如何保證一線人員的安全防護成了她的心頭大事。為了保證一線人員防護裝備供應,她每天早來晚走,逐一核對物資的“帳物卡”三相符,做好需求計劃,發現短缺物資及時請領,每天護士姐妹們上崗前,她都把防護用品準備好,挨個檢查按防護等級標準著裝,讓大家放心工作。
預檢分診是由停診科室護士組成,合理排班,合理休息才能保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預檢分診、導診護士在一樓大廳工作的環境比較冷,她就張羅著請領了電暖氣,從自家了拿來了熱水壺為大家驅寒。她的一舉一動溫暖了整個預檢分診團隊,在她的精心呵護下,幾個月來,預檢分診團隊人人精神飽滿,沒有一人掉隊。
隨著疫情的不斷變化,預檢分診卡口的測溫流調工作面臨極大考驗,對那些被篩查出來有疑問的來院人員,她絕不放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她按照持續升級的防控要求,先后在門急診一樓大廳、住院處大廳設立測溫點,為來院人員24小時檢測體溫,詳細詢問病史,特別是流行病史,把發熱患者安排到發熱門診進行仔細檢查。
2月5日按要求關閉門診大門,預檢分診室、測溫點前移,搬到急診科入口處,為了把這個流程立即執行到位,她帶領著衛生員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把新的預檢分診點搬遷完畢,汗水濕透了工作服,讓現場所有人驚嘆這支“娘子軍”的戰斗力!預檢分診護士每天接觸幾百個患者,身份異常復雜,個別心情不好的不愿配合,尤其是失聰失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在通過卡口時,她都要求護士姐妹們用大愛之心去接待,苦口婆心的宣傳解釋,十分疑惑和不解,讓大家都能順暢的接受測溫及流調。預檢分診護士流動性大,培訓工作困難比較大,她規范了問診要求和測溫部位,跟進每次新版防控要求修訂工作流程,讓排查工作時刻保持高質量、高效率。
4月末開始,醫院核酸采集室成立。她為采集點準備用品,為采集操作護士排班,做好采集登記等工作,積極配合全院“應采必采,愿采盡采”工作要求,使醫院的防控工作迅速達到市衛健委規定的標準,為防控工作贏得先機。防疫工作無小事,除了安排好大家的工作外,她還要做好門診二部科室工作統計、員工測溫、隔離人員情況上報工作,每天早晨6點多就來到醫院統計頭一天的工作數據,有時晚間9點多還在工作,這已經成了她的常態。她常說:我累點不要緊,工作重要不能落下,防疫工作沒有完成我就沒有理由休息!
作為一名黨員,她牢記白衣天使的初心使命。把自己牢牢地“釘”在抗擊疫情斗爭的前線,用責任和擔當把住抗疫斗爭的防線,這是她堅定不移的信念!在她疲憊的身影里,人們看見了南丁格爾精神在人間的閃光,詮釋了為人民的健康奉獻一切的高尚品德。人生會面對無數個考試和考驗,所有人都會向往光明和偉大,但是,沒有平凡,何來偉大?把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這就是一名普通共產黨員、護士長孟祥玉在疫情面前給全院和社區百姓交出的一份答卷!